学会这几个小方法,再也不担心宝宝说话晚了发表时间:2019-08-26 12:11作者:清知源婴幼儿营养品 文章来源:清知源微信公众号“清知源健康”,关注了解更多育儿知识。 宝宝作为不同的个体,说话有早有晚。有的10个月就会说话了,有的一岁多了还不会叫爸爸妈妈。儿童语言发育是循序渐进的,家长要根据孩子说话的进程表,正确的引导,这样就不会担心宝宝说话晚了。 0-3个月 新生儿语言表达就是哭,到了3个月,才会发出“嗯,啊”的声音和微笑来表达。 引导:这时候你虽然听不懂宝宝在表达什么,也要和他互动,让他心情变好。 6-9个月 宝宝进入语言意识的萌芽期,开始牙牙学语。 引导:这时候父母要多说给宝宝听。把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,通过清晰准确、生动形象的语言和相应的动作传达给宝宝,如:“妈妈正给宝宝穿衣服,来,伸伸你的小胳膊。”或者“宝宝正在洗澡,瞧,你的小手拍打出水花了……”孩子会对你的话很感兴趣,并试图咿咿呀呀地表达。或给宝宝读一些童话类书籍,让宝宝多跟父母互动。这种语言环境的作用在于开拓儿童的“听-说系统”。 10-11个月 这期间宝宝能说一些简单的叠字,“如爸爸”、“妈妈”,但口齿还不清晰,并且可以用手势来告诉爸爸妈妈自己需要什么。 引导:当宝宝表达自己要什么的时候,爸爸妈妈要把宝宝的意愿用语言表达出来,等待宝宝的反应,哪怕是“哼”“哈”也好,如此天天重复,就等于在他们的头脑中强化了这些语言,最终使孩子的语言模仿变得容易起来。 12-15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明白了说话的重要性,也明白了一些词语的意思,不过宝宝在说话的时候,通常会说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。 引导:和宝宝对话。 身边物品,是教育宝宝学习语言的好工具。把这些生活用品或玩具指给宝宝看,告诉他这些东西的名称、用途、颜色、形状等等,随后再问问孩子它们分别是什么、颜色、形状、用途如何,这不但能帮宝宝学到一些生活常识,还能帮他积累新名词,促进语言的发展。当然,父母也可以通过互动游戏与之交流,创造一个和宝宝对话的情境,激发他说话的欲望。 1岁半-2岁 宝宝的词汇量已经大大提高了不少,也能说出自己的名字了,不过宝宝还不会用第一人称来说话。这个阶段,宝宝学习能力很强,每半个小时就可以学会一个新词。 引导:家长可以拿着小卡片来教宝宝说话。准备一套动物卡片,在宝宝认识了其中的动物之后,请他给妈妈讲一讲每张卡片上有什么,每种动物长什么样、它们在干什么,等等;也可以借助简单的图画书,妈妈讲页、宝宝重复一遍,然后再往下进行。另外,即便是走在街上,也能做这种训练,妈妈把看到的景物介绍给孩子,请他重复一遍。总之,利用各种机会让宝宝开口。重复的内容从简单到复杂,句子由短到长,循序渐进。 2岁半 宝宝在2岁多的时候,会发生一次“语言爆炸”,基本上可以说出一些简单句子了,虽然有时可能不太注意说话的次序,但是父母大体上已经可以理解宝宝说的话了! 引导:爸爸妈妈要多跟宝宝说一些简单的句型,比如说“你今天去哪了?”“你在哪?”诸如此类,尽量的让宝宝说出连贯的语句来。或给宝宝讲故事,妈妈讲一遍,让宝宝再重复讲一遍,每讲一遍,妈妈可以帮宝宝指出漏掉的部分,多次重复,直到宝宝完整把故事讲完。 3岁 宝宝3岁已经可以跟别人持续的交流了,当别人问她一些简单的问题,宝宝也能回答上来,有时还会像你提出一些问题。 孩子学说话,需要父母的引导,并不是说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说话了。只有父母多跟孩子交流,多教孩子说话,孩子的语言能力才会发展得快。 “清知源健康”微信公众平台每周为大家更新丰富的育儿知识,喂养知识,关注学习带娃更轻松。 |